中新网辽宁新闻9月30日电 9月28日,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强强联手,推出的《声息万变——从机械波到云端的声音之旅》展览在北京艺术中心盛大开幕。这是一场国家级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的“握手合作”,通过330件不同时期的留声机、蜡筒、黑胶唱片、磁带、CD等珍贵展品,以及丰富的图文与音视频资料,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声音记录与传播的发展历史。展厅中还有“聆听北京的声音”“未来音乐星河”等多个交互体验项目,以多元的视听内容和感官体验,为观众带来趣味性科普,感受声音科技与艺术发展的魅力。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座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荣获国家二级的音乐主题博物馆,此次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是国家级文化艺术机构间的一次深度联动,旨在以音乐为桥梁,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为大众呈现多元且深厚的音乐文化魅力。
在此次特展中,由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张敬轩作为总监制和总策展人带领,文化创意总监刘明晅、展览策划助理李欣瑶以及藏品研究助理丁绍宸组成的专业团队,精心筹备了这场展览。
展览开幕现场,嘉宾们表示,不同于传统文博展览的静态陈列,本次展览将声音记录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沉浸式场景相结合,让19世纪的蜡筒留声机、黑胶唱片与现代数字音频技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清晰呈现了科技演进脉络,又赋予了历史文物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展览中的互动装置也获得一致好评,观众可通过NFC聆听云端经典音乐、触碰键盘获得声音的AI视觉体验、感受“北京中轴线”还原的音乐场景等方式,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专业的音乐文化知识变得可触可感,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为文博展览的创新表达提供了生动范例。
展开剩余70%声音,是时间的脉动,也是情感的见证。本次展览旨在呈现一场从捕捉声波到定义文化的技术革新。
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从斯科特记录声波轨迹的声波振记器使得“声迹初振”,到爱迪生让世界首次听见“回放”的滚筒留声机,人类终于实现了让时间倒流的梦想,完成了对抗遗忘的第一次胜利。
第二章节“时代回旋”的黑胶唱片不断将声音推向世界各地的听众。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成为塑造全球流行文化与集体记忆的强大引擎,在旋转中流淌着黄金岁月的美妙音符。
第三章节由磁带、光盘与数字格式形成的“多元奏鸣”彻底解放了声音。音乐从实体中挣脱,化为无处不在的数据流,带来了极致的自由,也引发了关于价值与体验的新思考。
我们在展览中“聆听”的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足音,更是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一次次赋予转瞬即逝的声响以近乎永恒的形态,从而深刻改变自身文明进程的壮阔史诗。这不仅是一部声音记录与传播的发展简史,更是一场关于记忆、媒介与存在的对话。
19世纪90年代的一代蜡筒式留声机,是托马斯・爱迪生将1877年发明的传奇留声机从实验室带入现实世界的成果,它不再是简单实验装置,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批商业化录音与播放设备之一,正式开启声音记录与大众娱乐新纪元,首次实现让“声音”超越时间被保存的奇迹。
爱迪生标准B型二代天鹅颈留声机,属于其第二代“标准”系列留声机,是爱迪生声学工程的巅峰之作。“天鹅颈”设计实现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代表机械留声机时代声学喇叭设计的顶峰之一。
“‘听主人的声音’金扇面留声机(His Master's Voice,简称 HMV)”,它不仅是一个型号,而且是一个代表着高保真音质、经典设计和唱片工业传奇历史的全球性文化图标。其醒目的特征是巨大、褶皱状的亮金色扇面,这不仅是华丽的美学设计,更是一个高效的机械声音放大器,能将唱针读取唱片的声音振动直接放大,产生温暖、怀旧且具有时代特色的音色。
“KLINGSOR”德国古董自动演奏乐器,其设计类似于柜式留声机或大型音乐盒。上部敞开的柜门展示了内部用于共鸣的复杂琴弦装置(类似竖琴)和喇叭,下部打开后可窥见内部的发声结构。整体造型清晰地呈现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机械艺术品的细节与历史。
与展览同步,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简称音博会)在北京艺术中心盛大启幕。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中图公司执行董事李红文、巴西圣保罗市立剧院院长安德列娅·卡鲁索·萨图尼诺、出席开幕仪式并为音博会揭幕。
开幕式当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玮、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群、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仇英义、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冷文波、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林正航、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马驰、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叶前、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李立军;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塞浦路斯驻华使馆大使库拉·索菲亚努、以及孟加拉国驻华使馆、阿塞拜疆驻华使馆有关负责人;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张敬轩、著名作曲家舒楠、中国唱片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国宾,环球音乐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品牌传播负责人金楠,国际唱片业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兼中国区首席代表郭彪等也参观了展览出席了开幕仪式。
这场总面积超1.5万平方米的音像艺术嘉年华,汇聚全球17国64家顶尖厂牌的黑胶、CD等珍藏,设置音像科技、发烧音响等六大展区,带来MR沉浸式体验、全景声座舱等“艺术+科技”项目,还配套十余场“艺术家面对面”活动、室内外公益演出、艺术工作坊及高校展演等,兼顾产业交流与大众文化体验,为音乐生态注入活力。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天眼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